延安,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1937年1月13日,毛泽东同志率中共中央从保安来到延安,中国共产党在这里运筹帷幄,做出了关系中国革命前途命运的一系列重大决策,为夺取全国政权奠定了坚实基础。在这里,中国的革命事业从最初的稚嫩走向了成熟,从长征的艰辛走向最终全面的胜利,延安也因此成为了中国革命的“圣地”。也是我们共产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向往的地方。
在公司党支部的组织下,第二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到延安进行现场教育活动,重温革命历史,瞻仰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全身心融入红色文化中,感触良多,收获满满。
在延安革命纪念馆,大家参观了《伟大历程——中共中央在延安十三年历史》基本陈列和《铸魂——延安时期的从严治党》《伟大长征 辉煌史诗》《强基——延安时期党的组织建设》《不忘来时路——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特展》等四个专题陈列。
上述陈列全面系统地展示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在延安和陕北十三年领导全国革命走向胜利的光辉历史。看着这一幅幅珍稀的历史照片,一件件珍贵的革命文物,抚今追昔,让人感慨万分,从1935年至1948年的13年时间里,中国共产党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整风运动、大生产运动,召开了党的“七大”等一系列影响和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这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树立的“延安精神”为指导,才得以谱写出如此可歌可泣的伟大历史篇章。
王家坪革命旧址为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和八路军总部(1947年2月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1937年8月至1947年3月所在地。当我们看到王家坪革命旧址,条件是如此简朴,但中央军委和八路军总部在这里指挥部署了敌后根据地军民的八年抗战;抗日战争胜利后,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发动的“全面进攻”,并为挫败其“重点进攻”作了充分准备。毛泽东、朱德、彭德怀、叶剑英、王稼祥等领导同志曾在此居住。在此期间,毛泽东发表了《以自卫战争粉碎蒋介石的进攻》、《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等重要文章。朱德为“七大”起草了《论解放区战场》的军事报告,撰写了《中国共产党与军事战争》、《克服困难,向前迈进》等文章,在此地发出了“解放全中国,建立新中国”的号角。
巍巍宝塔山,滚滚延河水。宝塔山已成为革命圣地延安的重要标志和象征。在宝塔山摩崖石刻中,毛泽东同志的“实事求是”和“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的荣誉”,体现并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最初使命。“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宝塔山作为中国共产党人心中的图腾,其重要意义更在于其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精神和奋斗精神,宝塔山的精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激励着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终身。
宝塔前,参加第二期现场教育活动的全体党员举起右手,高声重温了入党誓词。重温入党誓词,在于追寻我党百年历史的精神根脉,参加革命的初心;重温入党誓词,坚定了每名党员牢记对党的庄严承诺,以实际行动践行入党誓词的决心;重温入党誓词,提醒我们始终保持绝对忠诚、维护核心的政治定力的信念;重温入党誓词,提醒我们始终坚持人民至上、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不动摇;重温入党誓词,提醒我们始终铭记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使命担当不放松。我们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自己,做一名真正的共产党人。
梁家河,陕北高原上一个普通的山村,但它又极不普通,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在梁家河的工作生活经历对于他人生的重要性,“我人生第一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在梁家河的七年岁月中,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写了8份入团申请书、写了10份入党志愿书。后来,他在回忆当时的感受时说:“只是一个感觉,就是党内、团内好人越多,坏人会越少”。知青井、沼气池、代销点、铁业社,习近平总书记在这里入团、入党、成为党的基层领导干部,完成了人生中的巨大历练,使他在离开这片黄土地时,充满自信地坚定了人生目标-要为人民做实事。
梁家河老支书石春阳同志现场教学,为我们讲述了《习近平的梁家河情结》。在老支书带着浓浓乡音的淳朴讲述中,我们仿佛看到了年轻时的习近平同志为村里发展殚精竭虑,下四川去延川,与全体村民一起种地、打井、建沼气池等一幕幕场景,真切地感受到了一个贫瘠而寂寞的小山村在习近平同志的带领下变得生机勃勃,充满希望。
艰苦的环境是锻炼人的磨刀石。七年的知青生活,培养出了习总书记坚定的人生目标和不变的理想信念。相较于习总书记初到梁家河村时“过五关”的艰辛,我们每个人都在心里默默地决心,在这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的时期,我们没有理由不在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征程中砥砺前行。
沉浸式情景剧《再回延安》以红军刘宝顺的日记本作为题材,从聆听红军讲述长征故事开始用倒叙的方式讲述了长征路上某红旗班翻越雪山跨过沼泽,不惧艰难险阻,用生命守护红旗到延安的故事。刘宝顺经过长征洗礼,成为延安一名英勇的八路军战士,他和战友们在《黄河大合唱》的旋律中,为民族独立和解放而战斗;红军爬雪山过草地时,红旗班的战士们先后牺牲,只有刘宝顺活了下来;红军抵达陕北,当地老百姓打着腰鼓欢迎。剧到尾声,当巨大的五星红旗缓缓向下降落,所有人仰望并伸手触摸那面浸染着革命烈士鲜血的巨大的五星红旗时,每一个人都仿佛是一道光,一个火把,一个参与历史书写并将其传递下去的人
濛濛细雨中,我们走进了枣园和杨家岭革命旧址。“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雨中的革命旧址,更显出其历史的沧桑和厚重。在这样狭小、阴暗、简陋的窑洞里,毛泽东同志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以雄才大略,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指挥了全国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就是在这窑洞的小油灯下,他们写下了一篇又一篇决定中国革命方向、指导中国革命的光辉著作,在这里领导和指挥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奠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坚定基石,培育了永放光芒的“延安精神”,谱写了可歌可泣的伟大历史篇章,艰苦奋斗、苦中有乐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也必将鞭策着我们每个人在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道路上勇毅前行。